乌鲁木齐市2022年度质量分析报告
乌鲁木齐市2022年度质量分析报告
隆炬碳纤 2022-12-04 19:30 新疆
七、科技与信息化质量状况
(一)推动科技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2022年我市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分别是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大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华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全市已有“专精特新”企业137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通过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积极探索“互联网+企业服务”模式
运用服务云平台、公众号和抖音号,开辟“乌鲁木齐市工业重点政策汇编”专栏,开发重点政策库,建立“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工业产业、科技、民政、金融等11类政策清单,已汇集各类惠企政策80个。采用信息化技术,将惠企政策页面制作成为二维码,实现微信、钉钉扫码查看政策功能,方便点对点推送给企业,截至10月末通过网站和公众号累计点击量达94208人次。
2.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
按照工信部《关于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以硅基新材料为重点产业,以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代表我市向工信部申报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为我市进一步打通硅基产业链,实现产业提质、降耗,建立硅基产业绿色循环体系,打造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提供了新方案。
3.下一步工作
3.1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奖补资金,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扩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3.2常态化开展国家、自治区及我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宣贯工作,进一步落实好市级领导关于“走访企业、宣传政策、了解困难、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深入走访企业、强化项目调研,确保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助力。
(二)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
1.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导向。经过自愿申报、材料审核,确定了16家单位18项专利申报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组织开展第五届自治区政府专利奖推荐工作,共有57项专利进行了申报。经初审,44项专利符合要求获得推荐。
2.探索运用金融手段激励产业发展。一是设立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规模1000万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实施方案》,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政府—银行共担机制,激励银行降低产业放贷门槛,提高企业贷款额度。二是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6010万元。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实施方案》,5000万元运营基金已拨付至到位。制定《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设立方案》和《合伙协议》,成立由市场监管局、财政局、金融办等5部门组成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及乌鲁木齐丝创知识产权运营股份投资合伙企业。以“保本让利、滚动造血”的原则,通过投资和运作,促进我市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为经济发展助力。三是发行新疆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转债项目,帮助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融资2000万元。此次联合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推动2000万元的“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2022年第一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全疆范围内首次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构建起知识产权证券化先行示范的“乌鲁木齐模式”。四是充分发挥乌鲁木齐知识产权运营城市优势,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助企纾困为主题,聚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突出发挥知识产权质押的独特作用,给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利息30%的补贴。今年以来,我市各类经营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过了5个亿。
3.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严格依法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严厉打击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严重违法行为,持续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围绕各大市场、商超、旅游景区、文体中心开展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824人次,处理举报投诉线索数量16起,商标侵权案件立案38起,结案33起,罚没款87.76505万元。专利侵权纠纷立案52起(含电商案件),结案51起。
4.持续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今年以来共核查整改非正常专利申请533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抽查66家商标代理机构和2家地理标志用标企业,为发现违法行为。走访18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专利申请代理、商标注册代理等行为的监管,持续严格规范专利、商标申请行为。
5.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加强知识产权培训。一是以视频会议方式主办首届“知识产权强区建设高峰论坛”,邀请乌鲁木齐各优势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参加,论坛会上发布了硅基新材料产业专利导航报告成果。二是召开新疆知识产权创新联盟第五次理事年会,与相关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讨交流,解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推进“知识产权服务走基层活动”。三是优化专利服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联合新疆大学开展专利检索方法与技巧线上培训。四是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培训推介会,1600余人次分别参加线上线下培训,为促进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尝试。五是疫情期间坚持知识产权服务不间断。组织召开“中国专利奖申报实务”、“如何用知识产权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线上专题培训班,共计1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来源: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